第一百五十六章 沸腾的双水湾【大章求订阅】-《年代:从陕北窑洞开始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孙向阳却摇了摇头。

    “那,好吧。”

    金香兰最终还是点点头,只是心里有句话没说。

    花不完带回去,怎么会没用?

    那可是真金白银的钱啊。

    放在大队的账上,看着都安心。

    于是,金香兰拉着孙庆余跟孙庆武到一旁商量起来。

    “孙同志是京城来的知青?”

    斟酌了下,陈凯好奇的问道。

    之前那名售货员跟他的说的话,他可没忘记。

    而且,也似乎只有这个理由,能够解释孙向阳是怎么让京城那边供销社给他这边下通知的。

    再加上,孙向阳的气质,还有普通话,一点都不像双水湾这个穷山沟能‘长’出来的。

    “不是,我是土生土长的双水湾人。”

    “双水湾的人?”

    陈凯更加纳闷了。

    “对,不过我婆姨是京城来的知青。”

    孙向阳多多少少透露了些,他明年恐怕少不了跟对方打交道,自然没必要藏着掖着。

    “婆姨?”

    这个消息对陈凯而言,远比孙向阳自己从京城来的知青更有震撼力,然后忍不住多打量了孙向阳几眼,心里开始泛酸。

    果然,城里来的姑娘,压根就不在乎农村不农村,长得好看才是最重要的。

    同时也说明,人家那婆姨家里,关系硬。

    这要是哪天回城,再把对方往城里一带,妥妥的麻雀飞上枝头,变凤凰。

    “了不起。”

    陈凯最终还是没忍住,对着孙向阳比了个大拇指,但说起话来,也明显比刚刚随意了许多。

    这边两人聊着,那边金香兰经过一番商讨,终于选掰着指头选完了要买的东西。

    虽然孙庆余跟孙庆武也提了点意见,但基本还是之前金香兰许愿的那些。

    既然当时孙向阳没反对,说明他也同意。

    “向阳,我们选好了,你看看。”

    金香兰将写好的清单递给孙向阳。

    因为那份名录上不仅有商品,后面还标准着价格。

    孙向阳接过名单看了起来。

    白面十斤:1.8元。

    棉布六尺:2.4元。

    白糖二斤:1.56元。

    桃酥二斤:1.24元。

    粉条十斤:1.8元。

    盐二斤:0.3元。

    醋五斤:0.4元。

    糖二十块:0.2元。

    火柴十五盒:0.3元。

    只是扫了一眼,孙向阳就算出最后的总价,十元。

    不多一分,不少一分。

    也难为金香兰三人,把控的这么准。

    而且上面的东西,基本都是些日常用品,的确是大家迫切需要的。

    “陈主任,这是名单,你看看,一共要五百份,正好五千块。”

    刚刚交谈中,孙向阳已经知道对方的名字。

    “好,我看看。”

    陈凯接过名单后,认真的看了起来,旁边金香兰三人立即忐忑起来。

    之前在听到不要票后,他们都起了点小心思,这笔买卖,不仅不亏,如果反手一卖,绝对能赚到更多。

    当然,这是给大家发的福利,肯定不可能卖。

    只是单纯的就事论事。

    正因为如此,他们几乎将每一分钱都用到了刀刃上。

    等看完后,陈凯将名单压在自己的桌子上,然后说道:“孙同志,价格都是统一的,我也没法给你们便宜,不过这运输起来,难免会有一些损耗,不多,就百分之五,我给你们加进去。

    你看,这些东西是你们自己来拉,还是我找车给你们送回去?”

    “谢谢陈主任,不过我们这趟走着来的,还麻烦您给找辆车。”

    孙向阳并没拒绝这份好意。

    百分之五的损耗,按照五千块钱算,那就是二百五十块钱。

    这可不是什么小数目。

    同样,他也知道对方为什么会这么做。

    就因为那封来自京城供销总社的电报,作为县城最大供销社的主任,陈凯很清楚这里面所代表的意义。

    如果是打折,白送,他肯定不敢,也没法交代。

    但损耗这玩意,他却敢拿到明面上说,因为任何一个供销社都是这样的,运输过程中,难免会有破损,只是这一部分损耗,原本是属于内部福利的。

    眼下他拿出来,当成自己的人情,在他看来,绝对是值得的。

    而孙向阳同样心知肚明。

    很快,两辆拖拉机就开进供销社的后院,开始有工人按照清单往上装。

    五千块的东西,装了满满两拖拉机。

    主要是那五千多斤粉条,多占了位置。

    这东西,既能炖白菜,也能当饭吃,关键是能放得住,所以才会要这么多。

    如今地瓜三分钱一斤,五六斤地瓜出一斤粉条,这么算下来,他们买的粉条,等于是成本价。

    关键是他们没用票。

    以前金香兰去集市上买粉条,不要票两毛二一斤,等于一斤赚了四分钱。

    要不然她也不会一人直接要了十斤粉条。

    如果真的按照人头分,一家五口人,就是五十斤粉条,能吃好久。

    而且在这会,粉条真的不比白面差。

    走个亲戚,要是能装一把子粉条,对方都得高看你两眼,比装两个白面馒头还要受欢迎。

    像一些产地瓜的生产队,几乎家家户户都会自制粉条,下来地瓜后,咬牙留出一些来,制成粉条,然后留着过年吃。

    不过双水湾这边,却是不种地瓜的,虽然有土豆,但也舍不得做成粉条。

    也就这次孙向阳要给大家发福利,所以金香兰才会选粉条,相信大家看到后,绝对会很高兴。

    四个人坐在拖拉机上,摇摇晃晃的往双水湾驶去。

    虽然路还在修,但也是基于原来的老路修的,并且来的时候他们就看过,哪怕一些地方还没修好,也是能过拖拉机的。

    一路上,不时有生产队的人拦下询问,在知道是双水湾过年发福利后,眼珠子都红了。

    然后便看向自家大队长跟支书。

    而那些支书跟大队长,则纷纷大骂双水湾,一口一个孙缺德。

    双水湾不就是发现了个煤矿吗?

    用得着这么招摇?

    还给社员们发福利?

    发死你。

    当经过沙坪坝的时候,正好碰到沙兆亮,孙向阳便跟对方说了一声,让他年三十那天,把之前去过双水湾干活的,都带过去,然后发福利。

    孙向阳之所以这么做,同样是想收割沙坪坝那边的经验点。

    只要在双水湾地界上,他以对方曾经都是生产三队临时队员的身份,是可以收到贡献点的,只是比正常少一些罢。

    现在沙坪坝驻扎在双水湾煤矿的那些人,便是如此。

    当沙坪坝的人听到自己也有福利后,一下子轰动了。

    而那些没有的,心里一个劲的泛着酸。

    大家都是沙坪坝的人,这会也都跑来给双水湾修路,凭啥厚此薄彼?

    可惜,不管他们如何委屈,这次注定要患不均了。

    因为这才是孙向阳想要的结果。

    拖拉机来到双水湾往煤矿修路的岔路口,孙向阳也让司机停下,先把这个好消息告诉大家,听到大队要发福利,而且满满两拖拉机,即便已经离去一段距离,加上拖拉机的响声,孙向阳仍旧能够听到那边的欢呼。

    看到这一幕,孙向阳更加高兴了。

    大家越是期待,兴奋,他到时候收到的经验点也就越多。

    也就不枉费他浪费了那么多唾沫星子,将老支书给说服。

    随着消息不断传播,当拖拉机停在大队办公室门口,已经有人迫不及待的跟着跑回来,名义上是帮着卸货,但眼珠子却死死盯着上面的东西。

    “买了这么多?”

    老支书也急急的赶过来,但到了大队附近的时候,脚步一缓,双手背起来,一副不紧不慢的姿态。

    只是,当他看到那满满两拖拉机东西时,还是被吓了一跳。

    “老支书,都是从供销社直接拉的,没要票,足足五千块钱的,不对,还有……”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