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三百六十五章 人才储备-《重生从努力当学霸开始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只有一部分天赋很好,并且,通过长期合作,证明了其稳定性,这种漫画家,才在杂志社努力拉拢的对象。

    类似于邹青这样的投稿者,仅仅被编辑部视为观察对象。根据其今更多的短篇作品的成绩和质量,来决定是否给他提供一份长篇连载协议。

    像他这样的投稿者很多,每一名稿件被录用的投稿者,杂志社都会记录其地址和联系方式,以及对于作品和创作能力的评价。

    最终,形成了一个备用人才仓库,适当的时候,甚至会对积极投稿的短篇漫画家,约长篇连载的稿件。

    《港漫少年周刊》首期发行量突破5万本,至第二期发行量再度小幅增长到5.6万本。

    计划中十万销量,也并不是高不可攀的目标。

    后来《港漫少年周刊》的发行量可远远不止每期十万。至80年代末其发行量不仅仅仅达到了每期10万本的目标,甚至,最高发行量破突破20万。

    除了内容丰富和高质量之外,《港漫少年周刊》最大的特色,可能是一直不涨价。20元一本的价格,多年维持不变,而随着物价上涨之后,这本良心杂志显得越来越具备吸引力,所以发行量屡创新高。

    即使到了21世纪,互联网冲击实体出版行业,《港漫少年周刊》纸质书的发行量一直可以维持在10万本以上,在香江的杂志中长期处于销售冠军。

    几十年后《港漫少年周刊》的功勋元老漫画家麻荣成回忆说道:

    “香江漫画在70年代,已经陷入了严重的同质化,大家都互相借鉴。

    只有类似于武侠小说的打打杀杀,才能有销量。

    如果按照这条路去走,港漫最终解决肯定是跟武侠小说一样,走进死胡同。

    但好在维创出版社进入了漫画行业,最终,在刘森先生倡导之下,我们创立的《港漫少年周刊》,弱化了打打杀杀,江湖味道很重的漫画。

    引导创作出各种不同风格的漫画,形成了百花齐放的局面。

    正是因为靠着题材的丰富,创意源源不断,才使得《港漫少年周刊》不仅仅是香江的漫画,而且逐步成为跟东瀛顶级漫画公司平起平坐的存在。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