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32章 我真的写了-《穿越大明后,我被朱元璋穿越了》


    第(3/3)页

    朱瞻墉能明白朱棣如何生气,自己下没下过田,他还不知道?自幼虽不在朱棣身边,可也是锦衣玉食,编修农事,岂不误人子弟。

    说起来,这还得感谢肆,至于解释从来不是需要思考的问题。

    “可……可是,我真的写了。”

    朱棣一脸诧异接过去,翻开泛黄纸皮书封,入眼赫然乃农桑二字,首篇乃五谷之首稻篇。

    字里行间隽秀字迹,仿佛自己化身田间耕种之农人。

    心中细细读来。

    “种稻,稻种要浸泡过才能发芽,浸稻种日期,最早在春分前,最晚在清明后,浸泡时需用稻杆盖住,待到发芽,将其移至农田中,再待到秧一寸高之时,方可拔起,栽种于水田中,早的七十日可收获……”

    头尾是道。

    朱棣也不懂种稻,并未轻易相信,肃着棱利脸庞看向身后宦官:“去应天府,找两个司农官来。”

    文官们不知发生何事,垂首等着,这样气氛反而严肃。

    两个司农官没有提前被知会,看完相视一眼,迷茫无措道:“陛下,此乃种植稻谷步骤呀?”

    朱棣眼底微不可查闪过震惊。

    连农桑之事也知道?可瞻墉何时种过农桑,纵然常年耕种的农人,也未必记住了农时。

    朱瞻墉怕他想不明白,主动承认:“这是我写的,没想到还是被陛下爷爷发现了,我问有经验的农人,他们虽不识字,却知道耕种方法,就记录下来了,还有经济和工艺文献。”

    “经济和工艺?”

    朱棣愕然,他想编涵盖天文地理之亘古奇书,他对经济的了解,可以说半通不通,原因在于无借鉴典籍,这朱瞻墉也能编修出来?

    未解之事,朱棣心里好奇,前人最早谈论经济之人乃管仲,可内容少之又少:“编出来了吗,拿来朕看看?”

    朱瞻墉伸手入怀里,顺势带出一本兽皮封制之书。

    wap.

    /93/93095/20803800.html


    第(3/3)页